電氣技術教學團隊所在的專業市場需求穩定增長。根據2010年1月四川省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布,從四川省的產業活動單位的行業分布看,制造業有5.07萬個、電力(含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7000個,建筑業9500個,這三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分別達到307.67萬、23.35萬和214.98萬人,三個行業從業人員占四川省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49.3%。在這些產業活動單位中,支撐其正常運轉的基本設備就是帶有電氣技術的生產及供配電設備。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川省對電氣技術的專業人員的需求是一種長期、持續、不間斷的需求。我校電氣技術專業自1989年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而開辦以來,已經培養了上千名本、專科畢業生,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是一個有21年辦學歷史積淀的專業。
本專業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投入教學改革,改革的思路清楚。早在1994年,該專業就被批準為當時的國家教委遴選為高工專全國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在教學理念上,學校集全校之智力,以該專業為典范提出了“四據四定”的教改思路,成為其后一個歷史階段我校的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至今還有著其現實意義。目前,團隊正在深入學習高教司2008【16號】文件基礎上,開展新一輪的教學改革。
該專業的教學成果突出。首先在實踐教學體系上,該專業以專科生實踐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入手,提出了“三分散”的實訓方法。并以“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題,在1997年獲得四川省政府頒發的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其次是在理論教學體系的改革上,該專業也摸索出較好的路子,并總結出“我校電氣技術專業理論體系的構建方法”發表在全國會議和相關刊物上。該專業的《工程專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項目,也獲得2001年四川省政府頒發的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該專業的建設成果顯著。2006年,該專業評為四川省精品專業建設項目,在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該專業建有《電氣實訓中心》、下屬有完善的電氣實訓工場,和多個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383余平方米,資產達到300多萬元。除此之外,該專業還有8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在精品課程建設方面,該專業已經有4門精品課程。在教材建設方面,該專業已經有9本專業教材出版。
該專業的師資力量雄厚、其教學團隊也成為學校重點建設的團隊。實踐教學團隊。目前已經有專職教師19名,大部分是碩士畢業。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5人。
該教學團隊的負責人吳家碚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工學碩士畢業、曾于2005-2006年到瑞士蘇黎世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做訪問學者。1987——2010年來一直擔任四川省電子學會、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9年受四川省高教學會高職高專教材理事會遴選,擔任四川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與教材建設課題組組長。吳老師長期作為該專業的負責人。也是上述兩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的項目負責人,具有良好的思想理念、職業素養和組織能力,完全有能力在電氣系的領導下,推動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