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染整專業委員會是中國印染行業最高學術組織,2016年,在中國西南地區一所紡織專科學校的教授被眾多紡織染整企業推選為該組織的主任,他就是鄭光洪。1980年從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紡化系染整專業畢業來到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從事染整教學與科研,一干就是39年。當過普通老師,做過主任院長,曾留學日本福井大學獲工學博士,現為該校染整技術研究所所長、全國無水印染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2015年在西班牙參加納米材料會議
他力做紡織染整行業信息技術的“排頭兵”。鄭光洪軍人出身,有報國情懷,做畢業設計時偶然參與了總參防化研究院有關防毒衣項目給了他一個染整夢,后有幸師從中國染整界知名學者宋心遠教授,他便以之為事業投入熱情鉆研不止。他總是在空中“飛來飛去”,從不錯過每一個染整方面的專家學術研討會,他總是深入生產一線,找企業難題作為研究課題,他想始終站在紡織染整信息與技術的最前沿。39年來,他不是在參加學術會議就是在實驗室工作。他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錄,出版教材6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并獲得香港桑麻基金會、省部級和中國紡織聯合會多項殊榮。成為四川省第十一屆學術帶頭人,四川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他是倍受紡織染整企業歡迎的“服務生”。一年365天沒有假期,鄭光洪在企業的日子比在學校多。1986年始他就投身企業做技術培訓與工作指導,迄今已有20余家國內外紡織印染企業先后聘任他擔任技術顧問或獨立董事,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先后在全國建立在全國建立各類技術中心10余家。39年來,他帶領研究團隊為企業進行專利成果轉化,為數10家企業攻克了100余項技術難題,推進了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為企業創造效益1000余萬元。今年又與河北漢光重工合作開發彩色墨粉,與德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石墨烯功能紡織品。

他為紡織染整行業培養人才不計其數。在珠江三角洲活躍著的一群做紡織染整的實業家,一提到鄭教授,他們都會說,那是我們的老師。他擔任院長期間提出了讓“老師走出去,企業走進來”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90年代初就實施了“預分配實習改革”項目,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鄭光洪堅持“干什么、練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創性地將印染企業生產現場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入到學生產品工藝與技術方案設計大型實驗周和畢業課題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既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獲得培養與提高,又為企業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雙重效果。
如今,46年黨齡的他,已過耳順之年,仍繼續在中國紡織染整行業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上奔走探索,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培養高質量人才、創造實際經濟價值,為學生爭取企業的獎學金、頂崗實習和就業的“綠燈”青睞,為學校獲取校企合作的多方平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各種機會。

2014年隨中國代表團赴日參加第4回中日韓紡織貿易交流談判